无人机防控设备全景解析:构筑新时代空域安全防线

2025-07-22

近年来,无人机在航拍、物流、农业、电力巡检等民用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,其非法使用问题也日益突出。不法分子利用无人机从事偷拍、走私、投递违禁品甚至扰乱重大活动安全秩序的事件频发,国家机关、机场、电站、边境、监狱等重点区域空域面临前所未有的“低慢小”飞行器威胁。在这一背景下,建设具备自主感知、精确识别、快速反制能力的无人机防控设备系统显得尤为重要。

二、解决方案:打造“探测-识别-干扰-管控”一体化体系

无人机防控设备是一套集雷达、射频探测、光电识别、人工智能、无线电干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,能够在无人机靠近目标区域之前即完成预警、识别、追踪与处置操作,实现“早发现、早识别、快反应、强处置”。

三、方案设备构成

  1. 探测设备

    • 射频探测器:捕捉遥控器与无人机之间的通信信号,识别机型、频段及活动状态。

    • 微波雷达/3D低空雷达:主动扫描低空空域,尤其适用于对自主飞行或信号屏蔽型无人机目标的发现。

    • 光电监视系统:红外与可见光双通道监控,提供目标成像与自动识别能力。

      无人机探测

  2. 识别与追踪系统

    • 多传感器融合算法、AI目标识别模型,支持无人机型号分类、飞行行为模式分析。

    • 实时定位跟踪目标飞行路径,形成空域态势图。

  3. 干扰与反制设备

    • 定向射频干扰器:通过强电磁干扰打断无人机控制信号,实现驱离、迫降、返航等控制手段。

    • 捕网无人机/激光打击设备(选配):用于关键场景中的物理拦截。

      无人机定向干扰设备

  4. 管理平台与后台系统

    • 集中式指挥平台支持设备联调、预警记录、图像留存、处置日志、远程管理等功能。

    • 可与公安、电信、军队指挥系统联动。

四、设备特点

  • 全天候运作:适用于强风、夜间、雾霾等复杂天气环境。

  • 自动化程度高:AI智能识别,无需人工干预即可预警、追踪、拦截。

  • 模块化设计:支持固定、移动、车载、便携等多种部署形态。

  • 合法合规: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相关法规,部分设备可配合主管单位审批后启用。

五、部署要求

  • 场地条件:需保证监控设备无遮挡视野,雷达与光电系统具备开阔布控空间。

  • 供电与通信:支持市电、太阳能、无线4G/5G/专网通信。

  • 安装方式:支持塔台、建筑物屋顶、车辆平台、三脚架快装等部署形式。

六、应用场景

  • 机场、航站楼

  • 核电站、变电所、油气管道

  • 监狱、看守所、边防哨所

  • 重大活动现场(峰会、演唱会、体育赛事)

  • 政府机关、军事设施、科研基地等涉密单位


产品
资讯
案例
咨询